质量改进的方法――精益化
质量改进的方法――精益化
精益化是国际上特别是欧洲企业比较重视的企业质量改进方法。其特点是强调过程改进,这里是美国学者约瓦 拉欣和荣 米歇尔提出了企业精益计划实施之前应遵循的三个步骤:
设计初步的技术系统价值流动图谱是一项比较新的技能,它可以帮助许多公司设计把规模生产系统转化为精益生产系统所必需的技术变革。价值流动图谱从创立目前状况图开始,目前状况图描绘了原材料 和信息在生产系统的流动,通过对目前原材料和信息流动的分析,就可以确定把规模生产系统转化为精益生产系统所必需的技术变革 ,未来状况图则充当了设计和构造系统的行动计划。
对照现存的组织系统检测初步的技术系统在初步的技术系统完成后,应该对照现存的组织系统进行检测,这样做是为了确保预期的变革能够实现,组织中的一些固有的因素常常会妨碍精益行动的实施,尽量预料哪些组织因素将妨碍精益生产的实施而在设计阶段进行调整要比等到实施阶段再来调整好得多。
进行最优化分析的第一步是在理论上确定与实施精益生产有关的个人、组织和文化的变数,这些变数或潜在的问题可以从组织的文献、经历、知识和共同意识中找到。经验证明,下列变数是隐藏在实施精益化道路上的路障:
规模生产的思维方式;
人们对自主权的需求;
对车间生产和存货管理缺乏可靠信息;
销售奖励形成的月底检验产量的需求;
计件工价制度;
技术专家是有身份的,不能与工厂基层人员的合作;
把更大更好的思维方式应用于 技术中;
全部机器和人必须总在忙碌;
以及所有众所周知的障碍,例如个人主义、个人奖励制度、竞争精神和在整个组织的层面上对团队和团队工作进行多重工作分类。
使用一个能分辨这些障碍并把它们写在纸上的程序,以使系统设计者时刻注意到它们对精益方法实施的影响。
可以用各种方法来确定这些变数的存在。问题单、调查、交谈和焦点问题小组是比较常用的几种。
人文变数通常可以被分成五个范畴:个人因素、集体因素、集体间的因素、公司因素、公司间的因素,企业可以将这五种变数进行分解,然后在每个基本组织中进行确定,以明确现存人文系统对精益行为的影响是强是弱,这种影响的方向是促进、中性,还是妨碍。
也可以用一个等级范围来确定促进或妨碍的力量(1,2,0,+1,+2),可以通过价值相加得出总分数,从而确定某种精益行为是否冒险,或确定一个系统因素是否支持精益变革。
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在实施前看出哪些行为变革是冒险的,障碍是什么和为什么,有目标的行动计划就可能改善这些消极因素。
设计最终的组织系统不适应性被找出后,系统设计者面临两种选择。首先,可以变革人文系统,如果现在是各人做各人的工作,而不断流动的生产需要工作小组来执行,变革就可以包括:发展工人和管理层团队,发展一种功能小组间相互尊敬和合作的文化,变革劳动协议等。
处理不适应性的第二种选择是修改初步的技术系统设计。如果组织中变革的阻力太大,理想的未来技术状态就可能需要妥协,这可能使系统设计者和管理者失去信心,但如果设计者能够明确变革过程体现的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许多理 想的技术特征常常可以在以后的不断改进活动中实施,那么他就不会过于急躁。
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全部人文技术系统完成后把所有技术和人文系统的变革加以协调并付诸实施。
总之,像任何改进一样,一个经过良好设计的程序是使变革的思路付诸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上一篇: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下一篇:QC七大手法